內容來自YAHOO新聞
溺水低溫療法降低神經傷害 具發展性
暑假期間是各大遊樂區、游泳池及海灘戲水人潮的高峰,兒童常因戲水環境的安全措施不足、本身自救能力較弱及照顧者的疏忽等因素,成為最常因溺水而導致死亡的族群。
超過搶救黃金期缺氧及吸入性肺炎常導致腦水腫及心肺衰竭,造成不可回復性的傷害,甚至死亡,除了對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莫大的傷害,也導致後續家屬生活品質的衝擊及社會資源龐大的負擔。
嚴重腦部傷害如搖晃嬰兒症候群、毒氣吸入、窒息、外傷或溺水等是兒童加護病房中死亡的常見原因,在腦部傷害的急性期作適當的治療,讓傷害減少到最低是目前國內外學者努力追求的目標。
傳統的降腦壓藥物只能控制一部分嚴重度較輕的腦水腫,面對腦水腫較嚴重且不適合接受腦部減壓手術的兒童,低溫療法是其中一種可能的治療方式。
低溫治療可以追朔自古希臘的學者希波克拉底發現可使用雪或冰讓病患的傷口止血,過去的新聞報導不乏一些在冬天被發現的棄嬰雖暴露在低溫當中卻常有仍存活的案例;另外,溺水患者即使經過一定時間的缺氧,文獻中發現於較低溫度的水域溺水的患者的存活率較高。
這些臨床觀察都在近年來一些動物實驗當中得到證實,科學家發現在攝氏約三十二至三十五度的溫度當中,經歷缺氧的老鼠有較少的神經傷害,也開啟了低溫治療的新頁。
高醫小兒科部主治醫師周柏青表示,目前低溫治療是對於心跳停止的成人急救後未恢復意識個案的急救通則,而另外在嚴重缺氧的足月新生兒,低溫治療也成為急救的選擇之一,並有效降低口罩團購死亡率,雖然並未有大型研究統計,但低溫療法是未來對於經歷嚴重腦傷的兒童一項具發展性的治療。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溺水低溫療法降低神經傷害-具發展性-160000742.html
口罩
CBDEBAF8057648C2
留言列表